中国政府网 山西省政府 忻州市政府

当前位置:首页 > 雁门之旅 > 畅游代县 > 正文

代县怀古

 时间:2024-04-03 15:38       大    中    小     

  打记事起,就听母亲讲杨家将的故事,等到认识几个字,能看连环画、听戏、看电影了,那简直就成了杨家将迷。凡能看到的连环画全部找来,能听到的杨家将戏,能看到的杨家将电影,跑多远的路也要听个明白,看个究竟,而且是百听不烦,百看不厌。

  杨业绝食殉国、杨六郎征西、杨门女将、穆桂英挂帅等等,至今还能记得清清楚楚。没想到杨家将曾浴血奋战的雁门关,还有杨家祠堂、杨七郎墓冢等就在五台山北不远的代县,和五台山同属忻州市。咫尺之地,即可圆儿时英雄梦,我们自然要求去代县看看。

  

文化名城看代县

  

  从五台山北边的山路下到山脚下,再往西车行三四个小时,就到了代县城里。县里的同志特热情,一坐下就介绍开来,说代县不光是名将之地,也是名城、名关之所,其特定的古关、古城、古道和古代英雄名将,形成了独特的长城关隘文化,是其他任何文化名城也无法比拟的。

  说到代县古城文化,县文化局的杨继东对此特别痴迷。他说,1994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三批历史文化名城名单,古州代县就名列其中。代县,古代历称广武县、信桓县、雁门县、雁门郡、肆州、代州,自1912年改称代县至今。代县历为州、郡、道行政治所和军政治所,是中国古代北境著名的边塞重地和军事重镇,留下了许多富有特点的标志性古代建筑。

  漫步代县县城,最醒目的古建要数中央大街上“国保”级的边靖楼,老远就能看到楼上“威镇三关”的大匾额。这座初建于明洪武年间的边靖楼,又名谯楼,俗称鼓楼。据说此楼比山海关靖边楼高13米,比嘉峪关关楼高15米,比天安门还高5.3米,被誉为万里长城第一楼。

  如此壮观雄伟的楼台,在古代,既是瞭望台,又是信号台,还是南北商旅大通道。和平年代里,边靖楼会门洞大开,南北商队,熙熙攘攘,代州城便是繁荣昌盛的榷城和边市。战争来临,封关闭锁,全城军民惟此楼号令而动,代县又成了调动千军万马的军事要塞。边靖楼正在维修,一根根粗大的古木排在楼洞下,几名能工巧匠在细心雕琢着。一位七十多岁的老木匠吊着烟袋说,古时候在长城内外就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:“代州的古楼,应县的塔,正定府的大菩萨。”应县木塔和河北正定的大菩萨都是国保,代县古楼还排在它们前头,不更是大宝贝了吗?所以这活就干得特仔细,一点也马虎不得,得让子子孙孙多看看咱代州的大“国保”呀!

  沿着边靖楼东边的坡道,我们缓步上行,那感觉真有点如登天安门城楼一般,待登上楼顶,只见烟雨濛濛,缥缥缈缈,四周景物全在虚无浩渺中。举目追思,似乎能听到边塞将领奋勇守关,金戈铁马,攘攘不断。俯视城内街道,只见五彩雨伞流动,车辆缓慢而行,悠悠然好一派太平盛世景象。

  代县城另一处“国保”级文物为阿育王塔,隋仁寿元年(公元601年)建,为木塔。元至元十二年(公元1275年)改建砖塔。塔为圆锥形,建于长方形基座之上,塔身上施曲尺形须弥座,座上承刹杆。砖和相轮13层,上复盖盘,中连金顶宝珠,是中国藏式塔的佳作,为全国16座藏式塔之一,亦为全国19座埋有佛祖释迦牟尼舍利子的佛塔之一。古建筑专家罗哲文说,代州阿育王塔已非古印度纯粹文化意义上的“塔”,她“是完全中国化的新品种”,“是中国文明形象标志之一”。仔细看上去,果然有所不同,那硕大高洁的雪莲瓣,拥托着与蒙古包相似的塔体,还有那盘盖金顶宝珠,构筑成了缥缈的苍穹,描绘出一个“和睦相处、能忍能让、没有战争”的理想化极乐世界,表现了人们厌恶争战、期望和平的美好愿望。

  然而,作为古代战略要地的代县,并没有因为建有阿育王塔而让战火熄灭。中原农耕文化和草原游牧文化的相互碰撞,历代各族统治阶级间的激烈角逐,在此发生的大大小小的战争不断,两千年中就有1700多次,载入正典的荦荦大者就有200多次。宋辽交战雁门时,关内外生灵涂炭,民不聊生。杨六郎就曾怨恨阿育王塔不显灵惩处邪恶、扼制战争,于是向塔顶连射三箭,以激醒沉睡的宝塔。这三箭其实代表了水深火热中的民众意愿,要不然也不会被作为一件大事,记载于乾隆版的《代州志》。

  如果仅此二件“国保”,当然是难以撑起历史文化名城桂冠的,全县270多处的地上文物点,无不闪烁着巨大的历史文化积淀。特别是有相对完整的西门瓮城,还有绵延数里的古西城墙,以及文庙、赵杲观和无数古军事城堡遗存等,众宝集聚一城,与边靖楼、阿育王塔交相辉映,将古代边关重镇的风铃画戟、雁门紫塞,形象生动地刻画出来,更将一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军事文化特征,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。

  

千古名关数雁门

  

  与中国古代北境边塞重镇之名相匹配的,是代县浑厚的中国古代军事重地。万里长城第一古关险关的雁门关,南控中原,北扼漠原,是中国古代关隘规模最为宏伟的军事防御工程之一,是历朝历代战事发生最频繁、最集中的区域,是屏隔和融合中原汉民族与北方游牧民族的重要关隘与通道,也是传统边塞文化的代表。有人说,要了解中国古代军事战争与边塞文化的真实情况,要探寻中国人在数千年抵御外侮的斗争中长盛不衰,就不能不到雁门关来。

  在考察完代县古城遗存后,我们驱车北行20多公里,来到赫赫有名,令人魂牵梦萦的古雁门关。发现能看到的只有唐代的关址和明代的关城。刚刚承揽了雁门关旅游管理的是位年轻人,叫杨晓龙,登楼揽胜,凭吊千古雄关。走到小北门下,只见门首“雁门关”三个大字尚存,让人禁不住心生感动。从小北门拾级而上,见东门石刻匾额书有“天险”二字,门上建雁楼,巍然高耸,雄伟壮观。关外坡陡道弯,左右边墙雉碟,烽墩壕堑,屹然耸峙于危峦绝之巅。关门外有石砌兵营房一排,石制旗杆一副,明镌李牧碑石一块,以及郁郁古青松数株。

  走下山去,踏踏难以站稳脚跟的古隘道,才知此关之陡峭险峻;迈进关门洞,摸摸青石条上的深深辙印,更觉昔日车辚辚、马萧萧的铁关雄风;来到石砌营房,看看残存的喂马槽、拴马桩,似乎还能闻到当年的马粪味,听到战马阵阵嘶鸣声,感觉到人畜相杂的热腾腾的气息。好像这一切都发生在昨夜里,今天醒来当还在沉梦中,今兮古兮,一时倒也难辨清晰。

  杨晓龙说,雁门关古名北陵、西陉关,春秋战国称勾注塞,南北朝设东、西陉,唐宋以降,则沿用雁门关至今。雁门关的沧桑则尽显于现在的古关门、关道、长城、要塞。雁门关的军事防御体系大致成型于战国秦汉,发展于魏晋隋唐,完备于宋元明清,计有“两关四口三城六寨十八险隘十二联城三十九堡”。两关指东陉关、西陉关,四口为南口、广武隘口、太和岭口和白草口,三城是北新旧广武城和南代州城,六寨包括雁门寨、西陉寨、胡峪寨、阳武寨、崞阳寨、茹越寨,十八隘指东起平型关、西到宁武关的长城沿线十八处隘口,十二联城和三十九堡则为依托代州城,在其周围构筑的庞大纵深防御体系。由此以来,雁门关地跨三州十八县,纵横方圆数百里,其规模气势在全国当首屈一指。古人有联赞誉雁门关:“三边冲要无双地,九塞尊崇第一关”,确是恰如其分。

  其实,天下九塞大都灰飞烟灭,唯雁门关雄姿依旧。战国时期,赵襄子设宴杀代王取其地,赵武灵王“胡服骑射”败林胡、楼烦和东胡,秦代扶苏和大将军蒙恬镇守雁门关,汉刘邦出雁门北上白登山追击匈奴、鲜卑,隋唐抗击突厥,宋将守边关,明朝阻瓦剌,直至近现代的火烧阳明堡飞机场和雁门关伏击战等,先后发生过战争200多次,造就了李牧、李广、薛仁贵、郭子仪、李克用、杨业等名将无数。此外,雁门关还演义了昭君出塞、文姬归汉、木兰从军、胡汉通商,加上历代文人墨客登临吟咏,名诗佳作留下无数,雁门关遂成为国力盛衰的晴雨表,雁门文化也因之而蔚为大观。

  雁门关不光是代县的骄傲,也是山西的骄傲,更是中华民族的骄傲。正因如此,在人民大会堂山西厅,如今就悬挂着雁门金秋雄姿的巨幅画屏。但见画屏上万里长城绵延于勾注山之上,千年名关耸立于险峰峻岭之中,红叶辉映,层林尽染,好一幅边塞名关雄风图。

  走下雁门关,我们又来到广武城,古时此处与雁门关遥相呼应,互为依托,共同防御来犯之敌。广武城保存完整,敦厚朴实,四门洞开,村民安住城里,生儿育女,耕田锄禾,一派祥瑞。我们徜徉街坊,看赶马车的老汉甩鞭吆喝,听小巷深处的金莲老太呼儿唤孙,瞧土墙土门土顶的土房,观古城墙上硕大无朋的歪脖古树,怎么也想不到这里曾是腥风血雨的古战场。在这样的古关城堡里走上一遭,那比游北京故宫还别有风味。

  据了解,像广武城这样的边城古堡,在雁门关周围还有多处,与以古军事文化为主要特点的历史文化名城代县互为依托,形成规模宏大的古军事防御体系,为当今旅游产业的蔚为大观。遗憾的是,一些古堡旧城在行政规划上归属了相临之县,给古军事旅游圈的形成带来诸多不便。这也许是古城代县的一厢情愿,不过古代军事要塞的地域理念,是应成为发展现代旅游业的重要依据。

 

忠烈名将出杨府

 

  在代县,无论是与人交谈,考察城内古迹,还是走访雁门名关,随处可听到不少杨家将的感人故事,随处可见散布在县境内各处的杨家将遗存,更激发了凭吊拜谒北宋御边名将杨业满门英烈宗祭之地的渴望。于是,第三天一大早,我们几人就驱车直奔杨家将的宗庙而去。

  出代县城沿京原公路东行20公里,便见路北有一座高大的牌楼,上书“天波杨府”四个大字。牌楼向北行不到2公里也就是闻名海内外的杨忠武祠,俗称杨家祠堂。看守祠堂的是杨家将第38世孙杨鹏远、杨建远,还有第37世孙杨茂芬,年龄都在六七十岁,说起杨家将的故事,其自豪之情溢于言表。

  在老人的导引下,我们从容参观。只见祠堂坐北向南,祠门前有一双耸入云天的旗杆,两棵冠可遮天的粗大古槐,对面的三间古戏台上写着“颂德楼”字样,是专为祭祀杨家列祖列宗修建的。祠门前的台阶下还有一对石狮,雄居左右。老人说,那不叫狮,而叫吼,为的是诅咒战争,祈求平安,“要令四海无战争,千古万古歌太平”,就是这么吼出来的。战为了和,和不忘战,名将之门的石吼,给人们留下无限沉思,无尽启迪。

  杨忠武祠的正门面阔三间,每间廊檐下悬挂一块横匾,中间是“奕世将略”,东西两边分别为“一堂忠义”、“三晋良将”。正中门楣上悬挂着盘龙蓝底金字竖匾“忠武祠”。据说,当年杨业战死陈家谷狼村后,宋太宗追赠杨业为太尉,谥“忠武”,杨家后代就以此题其祠名。祠内抄录了北宋皇帝关于杨家的诰敕10篇,其 有《赠杨业太尉中书令》、《加封杨延郎开国公》等。前院正北是三间过殿,中间门楣上有“气作山河”巨幅横匾。殿内陈列着皇帝出巡时的全副銮驾,据说是杨大郎在皇帝遭困替主殉难后,宋王感念其忠勇而特赐的。

    穿过过殿,进入后院,迎面是一块玲珑剔透的太湖石,高2尺许,状似山形,正面有石佛两尊,前立仙鹤,北面刻鹿,蹄迹遍布石上,蹄下水花飞溅。老人说,这叫“鹿蹄石”,鹿蹄涧村名就是由此而来。相传,杨家将第十四世孙杨友,身经百战,屡建战功,被皇帝封为龙虎卫上将军,奉命镇守代州、坚州,屯兵于代州东留属村。元至元十六年的一天,他和弟弟杨山出外打猎,发现一只美丽的梅花鹿向山下跑去,两人穷追不舍,杨友搭箭便射,梅花鹿带箭而逃,跑到此处隐于地下。杨友命人挖地三尺而得此石,认为是上天赐给杨家的神石,便在此定居下来,并奉旨修建了杨家祠堂,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。据传也罢,演义也好,几百年中生生不断其颂扬弘道,几百年中香火相承于顶礼膜拜,足见人们对杨家将是多么的崇敬爱戴。

  忠武祠后院正殿5大间,前檐设廊,中间廊柱上垂挂一副对联,上联为“丰功伟烈著边疆,勇冠三军称无敌”;下联是“浩气英风留古塞,声威万代佩专城”。殿内靠墙筑供台,台上神龛里供奉着杨业、佘太君塑像,八子彩塑分列两边。东西南三面塑的是杨家历代名将,个个栩栩如生,气宇轩昂。院内东西厢房内墙壁上绘着杨家将英勇杀敌、保家卫国的英雄故事壁画,中间台基上塑着杨门女将全身塑像,有杨门八子的妻子,有大破天门阵的穆桂英,还有八姐、九妹和烧火丫头杨排凤,人们在此尽可一睹杨门女将的飒爽英姿。

  几代英烈集于一祠,不免有些压抑,有些沉重,不是吗,分开来,哪个英灵都能带出一段壮烈的历史故事,哪个名将业绩都会令天地动容。比之晋南众多的名门官邸,晋商府第,杨忠武祠更多的是忠义,更多的是仁勇,更多的是爱国热血。在这样的宗祠里走一走,不由会心潮澎湃,豪气冲天。

  走出杨忠武祠,我们又来到距此不远的七郎墓。守墓人是白胡子老头高九喜,讲起七郎的传奇故事,真是声情并茂,动人心扉。他说,雍熙三年,宋三路出师攻辽,西路潘美为元帅,杨业为先行。潘美私通辽国,欲设计陷害杨业父子。当杨业父子被困陈家谷后,七郎杀开血路,星夜赶回代州搬兵。潘美拒不发兵,却与子潘龙、潘虎密谋,用药酒灌醉七郎,绑上花椒树,命兵士毒箭射杀。杨业见援兵不到,率将士力战,终因寡不敌众,士卒殆尽,杨业斩杀辽兵数人后,中箭被俘,绝食三日,壮烈殉国。

  一代名将,满门忠烈。雁门古风,千秋传颂。名将为国而生,忠烈为国而亡,人们口碑相传,感天动地,杨家英烈虽死犹生。自古英雄以国为荣,爱国精神,人人敬慕,杨家忠武永世长存。

  几天来,行走在代县古城边靖楼下,寻觅于关塞雁门故道上,伫足于松冠蔽日的杨忠祠里,无时不让人沉浸在壮怀激烈的英雄气慨之中,无时不让人喷涌起昂扬澎湃的爱国情怀。这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根本,更是中华民族屹立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。(作者:刘杰 《人民日报》社驻安徽记者站站长)

关闭本页